所謂模塊化超市,即是介於前期使用的集成式超市和後期使用的單塔超市之間,將其中數個建築組成一組合並輸入輸出的設計,達到相對的高效利用空間和塔的效果。前期可以當作多個集成式超市來建造,而到了解鎖並充分使用星際塔的時代,就可以比較便捷的加入塔來承擔輸入輸出的工作。
為了實現這點,輸出端的「箱子」都在超市外側,也盡可能地減少了飛線,同時對本模塊用的比較少的中間產物,由模塊內生產。目前能做到升級部分輸入帶後可以做到全單廠基本滿產能。
布局圖(無塔版)
1
2
3
4
黑色箭頭代表資源流入方向
大方塊代表製造台,粗線代表傳送帶,圓角方塊代表箱子(插塔後可拆除),顏色代表解鎖這種材料或建築需要的科技等級,與矩陣顏色對應。
綠色小箭頭代表輸入,紅色小箭頭代表輸出
量化表
圖中的數字代表著每秒的消耗量,因而建議單線大幅超過6的材料替換為綠帶(9條),單線大幅超過12的替換為藍帶(1條),前期材料不足時還是都用黃帶就好了。
此外可以看出除了帶、爪、地基、電線桿以外,單廠輸出速度都≤0.5,所以說除了以上幾個輸出都用三格的黃爪就可以滿足了。
放在最右側的材料是在本模塊的中間產物。
模塊1:簡單建築
10/9輸入(替換齒輪為鐵板現場製造) 5輸出,3塔可滿足。
這里面除了升級藍帶用的藍馬達和升級製造台3用的粒子寬帶以及量子晶片以外,都是藍糖材料,因而前期就可以很簡單的鋪出線來,最左側的5個建築可以隨意調換位置。
因而前期所占經度為5行傳送帶+2行廠房。
後期可以在最上面補一行齒輪線,少占一個塔位需求一下綠糖造翹曲。
模塊2:鋼筋混凝土建築
7輸入11輸出,4塔。
這里是把所有用到石材和玻璃的建築整合到了一起,同時因為普遍用到鋼材,所以叫鋼筋棍凝土建築。
輸入輸出最高到紅糖,同樣是前期就可以建設完成。
模塊3:星際運輸
9輸入5輸出,3塔。
以星際運輸為主的建築+大飛船,普遍為紅糖以上建築,上方建設稍微有點奇怪是為了盡可能緊湊的拍塔。
同時這個模塊需求滿蓄電器,可以把這個模塊和模塊4建到一起,中間放個能量樞紐來充電(生成材料)或放電(給塔供能)
模塊4:復雜建築
15輸入10輸出,5塔。
其實我是想叫yinjian建築的來著,畢竟這些需求的材料都太奇怪了,像一共有2個建築用的銅板,只有3個建築用的矽板之類的,但偏偏這些建築很多都很有用,所以只能整合到一起了。可以看出這幅圖飛線大幅度增加,實在沒辦法了。
來源:戴森球計劃吧
作者:梧瞑《戴森球計劃》星際時代模塊化超市布局參考